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滾動新聞

             

            國家知識產權局將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有何深意?
            時間:2023-03-14 10:17:56  來源:  作者:

                3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受國務院委托,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肖捷作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其中,關于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的內容在知識產權業內引起關注。

               根據方案,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將國家知識產權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的國家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商標、專利等領域執法職責繼續由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承擔,相關執法工作接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業指導。

               這些調整有哪些深意,又將對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和發展帶來哪些影響?《每日經濟新聞》采訪了多位教授學者與資深律師帶來詳細解讀。

               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提出,將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職責、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商標管理職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原產地地理標志管理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

               中倫律師事務所律師馬東曉有著三十余年的企業知識產權和社會法律服務工作經驗,據他回顧,過去數十年我國對知識產權主管部門的調整,實際經歷了專利局由科委獨立成知識產權局,再吸納進商標管理等職能。他表示,上次機構改革將原本由不同部門管理的商標、專利等統一到國家知識產權局,首先是理順了商標和專利統一歸口管理,其次也精簡了部門,符合“大部制改革”的指導思想,而本次機構改革方案更是對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進一步完善。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張偉君也表示,新的機構改革方案提到的將國家知識產權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的國家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提升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國家行政機構中的位置,使其回歸到了上一輪機構改革前作為國務院直屬局的地位,有利于知識產權事業發展。

               北京市中聞(長沙)律師事務所劉凱分析認為,國家知識產權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其核心是為統籌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姚志偉也認為,本次調整最重要的意義是能夠更加有力地推進知識產權強國戰略。他分析稱,本次改革方案中,知識產權局雖然獨立出去,但執法職責還是留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所以國家知識產權局才能更聚焦于知識產權宏觀規則的設計,從而去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執法權留在市場監管總局

               姚志偉所提到的“執法職責還是留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此次改革方案還提到,商標、專利等領域執法職責繼續由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承擔,相關執法工作接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業指導。

               對于把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工作繼續交給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問題,張偉君向記者表示,這可以發揮市場監管部門執法能力的優勢,也是鞏固上一輪機構改革成果的體現。

               劉凱分析介紹,由于商標、專利的執法專業性強,商標、專利等領域執法職責繼續由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承擔,更利于執法隊伍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也有助于建設更加專業的執法隊伍。

               張偉君還分析,這也理順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職責,國家知識產權局可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提高專利、商標的授權質量上去,更好地促進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在這方面了解到,提升商標、專利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是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重點工作之一。2月22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行新聞發布會時就宣布,今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提升知識產權審查質量效率,年內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將壓減到16個月,結案準確率達93%以上;一般情形商標注冊周期穩定在7個月,商標審查抽檢合格率在97%以上。國家知識產權局還將持續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商標惡意注冊等行為,重點治理商標囤積行為。

               除了上述原因外,姚志偉也分析,商標、專利等領域執法職責繼續由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承擔也有其現實原因——在當前綜合執法的體制下,執法隊伍并不是按照商標執法、專利執法、廣告執法等嚴格區分,“所以,如果要強行把這一套隊伍整體分出來,成本也會非常高的”。

               促進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

               從本次機構改革方案中,也反映出我國對知識產權管理思路的轉變。

               隨著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馬東曉在近年的執業過程中也明顯感覺到,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對知識產權的認識都在發生改變,過往對知識產權的認識主要強調保護,而如今也在朝著知識產權運營(包括創造、運用、保護等)轉變。

               馬東曉介紹,過去,我國知識產權的政策,包括立法和修法等都是在強調加強保護,“把知識產權局放到市場監督總局,也是體現了加強保護的思路,因為市場監督局的重要職能就是規范市場行為”。

               如今,這種“保護”的思想正轉向“運用”。馬東曉介紹,在實踐中關于知識產權的轉讓、許可等交易,融資投資等都在慢慢增多,甚至作為衡量科創屬性的指標,“這些都反映出知識產權的工作已經不僅僅是強調保護,而是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運用”。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劉凱表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此次調整是把知識產權保護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的體現,也有為加強科學技術部推動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優化科技創新全鏈條管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考量。

               “無論是專利還是商標的申請數量,我們國家的知識產權都是全世界最多的,這種情況下怎么能夠把這部分知識產權盤活,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都是未來知識產權工作面臨的問題。”馬東曉表示,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知識產權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把工作重點從保護擴展到運用,可以更好地發揮知識產權驅動創新發展的作用。

              地標目錄
            平臺首頁?| 國際地標?| 地標保護?| ?申報流程?| ?地標使用?| ?知識產權?| ?品牌效應?| 關于平臺?| ?
            友情鏈接:? 防偽技術 ? 防偽標簽 ? 防偽公司 ? 產業調查報告 ? 金芒果地理標志國際博覽會推薦品牌 ?
            全國咨詢熱線:400-6040-315   京ICP備09101765號
            Copyright ? 1998 - 2013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精品 欧美日韩另类视频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