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水石榴-會澤縣水果工作站
時間:2020-08-20 19:48:35 來源: 作者:
企業(產品)歷史文化
會澤縣石榴種植歷史久遠,因主產于小江流域娜姑鎮鹽水河一帶,故而得名“鹽水石榴”,據清末會澤人劉盛堂編撰的《云南地志》記載“東川(會澤為東川府所在地)之石榴、寶珠梨、蔗糖、桔柚......其味兼江南西蜀之美,皆特產也”,故百年前就已名冠全省。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鹽水石榴就通過外貿遠銷港澳,外銷時稱之為“云南水蜜石榴”,被消費者譽為“神石榴”,售價高于國內同類產品,是一項發展創匯的水果,市場前景好。1990年和1993年云南省優質水果鑒評會上,會澤選送的鹽水石榴品種,連續兩屆評為省優水果;1995年第二屆農業博覽會上獲銀獎;在中國昆明科交會上獲金獎。2012年鹽水石榴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2017年獲評云南省名優水果,2019年12月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登記。

地域環境
鹽水石榴地處東經103°03′~103°55′、北緯24°30′~25°03′之間,屬溫帶高原季風氣候,具有夏無酷暑,冬季無嚴寒,晝夜溫差大、干濕分明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3.0'C,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8.5°C,晝夜溫差大能產生足夠的有效積溫,有利于果實糖分的形成和積累,使“鹽水石榴”糖分足、味道甜;年降雨量817.7毫米,干熱河谷的氣候環境有利于“鹽水石榴''果實膨大,使其果大飽滿,汁液多,果皮??;年均日照數2109.8小時,充足的光照滿足了喜溫喜光的“鹽水石榴''生長發育過程中對光照的要求,優質的陽光資源有利于其果樹進行光合作用,將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對果實顏色形成亦具有促進作用,使生長出的“鹽水石榴”外觀色澤紅艷、果粒味甜多汁;該地域土壤以羊肝沙和紫砂土為主,土壤中磷、鉀含量高,透氣性好及微生物活躍,有利于土壤中的有機物及營養物質的傳輸,使“鹽水石榴"生長發育快,果實產量高,且果實富含豐富的營養元素。


產業發展
會澤縣自2004年開始,加大了鹽水石榴品種引進改良力度,從河南省鄭州果樹研究所農科院引進突尼斯軟籽石榴品種和紅如意軟籽石榴試栽,經幾年的栽培馴化,該品種果實近圓形,有棱肋、果皮薄,平均出籽率61.3%,果皮光潔明亮,陽面鮮紅、間濃紅,平均單果重510克,特大果1040克,汁液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17%,味濃甜,耐貯運,品質上等,并在栽培馴化過程中探索總結出一套成熟的鹽水軟籽石榴豐產栽培技術。2013年經組織相關專家實地測產,突尼斯軟籽石榴畝產均在1000公斤以上,市場價格在15-25元每公斤,畝產值可以達到1.5萬元至2.5萬元之間,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種植鹽水石榴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一條好路子。


公司電話:0874-5122033
公司地址: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鐘屏路363號???????
地標目錄
![]() |
|
![]() |